2019 年度总结——自律者自由

2020-01-12#总结

《Rick And Morty》 的联合编剧 Dan Harmon 总结了一套叫做“故事圈”的创作理论。故事圈的叙事手法贯穿于每集的 RAM 中。每个故事形成一个回环,起承转合。很完整,很合理。可以理解为故事圈是一种套路,这种套路的好处是故事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,引起共鸣。

我尝试着用这个理论(套路)回顾一下 2019 年的生活。

1. 舒适区

时间拉回到 1 年前,我还在勤勤恳恳的工作,每天规律的上下班。出来工作也已经 1 年多,从一开始啥都不懂的新手,慢慢成长,工作渐渐变得简单,也变得越来越机械化,我慢慢失去了热情。工作一段时间后,也不再有刚开始工作时的那种兴奋劲。从学生到社会人,经济独立,慢慢体验一次又一次的“第一次”以后,生活和工作便少了些许新鲜感。

2. 欲望

倒不是说工作累,工作强度算一般,能力也能hold 住,不会有太大的压力,压力不是来自工作,而是来于内在。我开始思考工作的意义,渐渐地感觉自己毫无长进。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。这是我最害怕的,剩下的日子在重复中度过。

我的欲望实在是太多了,我是那种没办法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情的人,如果每天都是重复,这样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。我喜欢尝试新的事物,一些酷一点的东西。我时常感叹人生苦短,短短数十载。如果把精力都放在一块地方是不是太浪费了,大好的人生不就是为了好好认识这个世界吗?见识更多的东西,创作更多的东西。

广度和深度,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。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广度。我认为二者并不冲突,由广入深,由深及广,殊途同归。但是我更加偏向前者,因为只有在广度足够的情况下,我才能认识到自己更加适合在哪个方面去深入。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局游戏,时间就是技能点。技能点只有这么多,怎么点是个人的选择。看到一个顺手的技能,先点满。到后面发现还有好多技能见都没见过。再一看,原来还有更好的技能。这时岂不后悔。所以我更加倾向于,先学习一下所有的技能,这个时候。能有个大概的认识,然后再把自己最喜欢的技能点满。

我羡慕哪些画画画得好的,也羡慕哪些作词作曲、唱歌好听的,还羡慕那些出口成章的...... 这些我都羡慕,我都想尝试一下。我发现每个事物,每个行业都有它的魅力,有那么多人为之倾倒。

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: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

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我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贪婪的人吧,想尝试更多的东西。我需要时间,大量的时间。我想要自由,绝对的自由。于是我在今年四月离职了。算一算从17年4月出来实习,刚好工作两年,也算是有始有终,还算圆满。

3. 新环境

当时不确定离职多久,便找了个支持短租的公寓,可选择的地方比较少。离职后,从南山搬到了福永。20几平的单间里,应有尽有,满足日常生活所需。我开始有大量的时间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。除了飞驰而过的地铁带来的吵闹,一切也都还算如意。

4. 适应

不用上班的日子,是真的很舒服。不需要适应,周末是什么样子,新环境就是什么样子。懒惰是人的天性。想睡睡想吃吃想喝喝。一切都很顺心。

绝大多数的时间被浪费了,我觉得可惜,但是并不后悔。人不是机器。我离职并没有带着很强的目的性,我只是想休息一下,安静一下。

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睡觉。大多数时候是昼夜颠倒的,生物钟不稳定。总结一下主要活动,大致如下。

  • 睡觉
  • 发呆
  • 写代码
  • 开黑玩游戏
  • 看番看剧看电影
  • 看书
  • 画画

全是很宅的活动,没有怎么出远门,也没有旅行。

5. 得

这几个月来,思考了很多问题。

思考自己的兴趣点,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,思考自己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,思考一些虚无缥缈的意义。

这或许就是三观慢慢形成的人生阶段。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,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思考,一些人会表现出来,一些则不会。

最开始的 2 个月我尝试学习画画,这是很早就埋下的种子。也是今年的目标之一,然而不出意外,我果然又半途而废了。好在自己摸索了一套学习方法,对绘画这个领域也有了框架式的认识。相信今后坚持练习,应该也会有不错的成效。

拥抱开源,输出一些东西。做了一些小工具,造了一些轮子。大多数是跟 Notion 相关的,反响还不错。收到了很多赞美,这让我很开心。有些人甚至愿意付费和打赏,这也让我坚定了走独立开发的路线。我确实可以写一些小而美的工具,给其他人带来价值,这条路可能行的通。

读了一些书,有社科人文的,有技术的。也温习了一些书,温故而知新,确实体会到了。也尝试了很多新的技术。参加了几次线下的分享会。3 次 aftership 的分享会,一次 PyCon。了解到一些前沿的技术、趋势和思潮。

  • 《信息简史》是对思想认知冲击比较大的书,推荐大家都看一看。如果一年只推荐一本,那么今年我推荐这本。
  • 看《达芬奇笔记》、《素描的诀窍》,自己摸索画画。
  • 《数据结构与算法图解》 稳固了一下基础知识,对数据结构有了新的认识,大学没认真学的课,到头来还是要补,出来混迟早要还的。
  • 《PWA开发实战》 拥抱 Web,我是 Web 的忠实信徒。
  • 《OAuth 2实战》
  • 《深入理解Python特性》 Python 技巧汇总,第一次在图灵买到了不如意的书。以后挑选书籍可能要看看书籍面向的读者群体了。
  • 《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》 开始写博客,学习一下写作的基本套路。
  • 《富爸爸穷爸爸(20周年修订版)》第一次接触理财相关的概念,别样的体验。
  • 《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(上卷)》 下定决心走大前端的路子,就需要对 JS 了解的深入一些。
  • SICP 的课程也看了些,前辈们的思想是真的经典。看了下古老的 lisp,作罢。
  • 《程序员修炼之道——从小工到专家》 这本是纸质书,很早就买了。时不时拿出来瞧一瞧,能有新的理解。今年想自己写些 starter-kit 提高工作效率,构建一套自己的 UI 库,统一个人项目的风格。这本书中文第二版已经在翻译了,很期待。
  • 第一次去 AfterShip 的分享会,了解到了 Cloudflare 的 Worker(本文写作时,Worker 刚刚正式发布) ,是个很酷的东西,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。做 CDN 起家的CF,现在在探索边缘计算的可能性。参加完分享会后,跟 Gzp 聊到读电子书的痛点,入了一台 iPad Air。
  • 第二次去 AfterShip 的分享会,讲了一些 AWS 相关的东西,算是硬广,不喜。
  • 第三次去 AfterShip 的分享会,讲了 BDD ,受益匪浅。DSL 确实能方便沟通和理解,搭建起开发测试产品之间的沟通桥梁。
  • 按时间顺序,接下来是今年的 PyCon,深圳场2个硬广,讲敏捷开发的硬广,干货很多,是我最喜欢的,讲完之后才发现,刘征老师的书我好像买过了,只是没有看... 16年远程看了一遍。17年没怎么关注,18年去了一次,19年再去,便少了点味道。
  • 过了一遍 Rust 文档,做了些练习。个人没有太强的意愿用 Rust 写东西,放在一旁渐渐忘了。
  • 尝试了 Cloudflare 的 Worker ,给 Notion 加上自定义域名。这个解决方案,收到了很多老外的赞美,我自己文档写的烂,老外重新写了一遍,很感谢。后面还有出口转内销的情节,社区里面的国人又把老外的文章翻译成了中文,哈哈哈,很奇妙的感觉。官方目前不打算推出这项特性,现在有人问官方这个问题的时候,官方也会提到我这个解决方案,蛮有意思的。
  • 基于 Notion + Gatsby 造的博客轮子,也收到了不错的反馈。有一些用户尝试了一下这个方案,可能还是因为我不擅长写文档,流失了一些用户。借此机会也跟 Gatsby 社区的人搭上线。他们邀请我去做 Gatsby 中文文档的翻译工作。
  • 温故而知新,翻译 Gatsby 文档的过程中,又学到了很多东西,对 Gatsby 有了新的认识。学新技术时,花些时间通读文档,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能带来一种高屋建瓴般的全局认识。这也是第一次尝试协作翻译,是比较新奇的体验。学到一些知识,关于中文排版、翻译中信达雅的问题,还有整个翻译的协作流程。
  • Flutter 跑了下 Demo,没有 DSX 的语法,让我很难受。对 Google 的狂热崇拜也开始慢慢消退,尤其是在开源产品这一块。我喜欢用 G 家的产品和服务,但是开源的工具和轮子不是很喜欢用。相比而言,还是喜欢社区推动的开源项目。
  • Notabase 这个项目让我收获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 PR,这让我很欣慰。
  • NotionPlus 浏览器扩展积累了 80+ 用户。面向程序员 + Notion 用户群体,很小众。我很乐意维护,因为我自己也在用,后面时不时加些我想要的特性上去。期间有人发邮件问我一些问题,我很高兴,自己做的东西有人用,还是很开心的。发布在 Notion 社区里面,也收到了不错的反馈。我在实现串行和并行子任务功能的时候,并没有用英文描述,硬编码写的是中文。因为我感觉 “串”和“并”这两个象形文字的表意能力是很强的,与其用蹩脚的英文去描述,还不如用中文来的方便直接。因为英文文档缺乏的缘故,老外们甚至说后悔没好好学中文,哈哈哈。第一次有种文化输出的感觉。
  • 挖了很多坑,填了一些坑,弃了一些坑,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套挖坑准则。每次挖坑前,idea 蹦出来,我会先记录下来。然后问我自己,**我接下来挖的坑,写的工具,我自己到底会不会去正真的使用?**如果我自己都不会去用,多半别人也不会用。之后也就不会有太强的意愿去维护,多半会弃坑。今后开坑会很谨慎。挖的坑太多,很多玩具缺少打磨。广度优先的弊端体现出来,有得必有失吧。
  • 在 B 站发布了一个用心做的、正式的视频(语音解说+字幕),主题是《iOS13 使用语音控制+捷径实现明日方舟自动化刷副本》,整个思路很酷(我还是挺强的,哈哈哈),应该是首发。引起了一些玩家对游戏脚本的讨论,比较有意思。7w 的播放,点赞、投币、收藏、分享也都差不多 1k ,本来只是一次尝试,没想到最后的成绩还不错。当 Up 主可能是条出路,只要你有 idea 。当然这样的 idea 需要积累,如果不是我熬夜看了 WWDC ,知道 iPad OS 的新特性,我也想不到这个思路。idea 还是需要靠积累和契机的。能不能把握住,看个人执行力。
  • GitHub 收获了一些 Star 和关注者。
  • 博客成立一年,8k 用户,3w PV。
  • 补了很多的电影和番剧。

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想清楚了一些问题,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。


信息流入

  • RSS 订阅,大佬博客&大厂技术博客&行业新闻
  • Reddit 主题订阅,感兴趣的话题,Notion等。产品社区里面可以发现一些用户痛点,是 idea 成长的良好沃土。
  • 邮件列表订阅
  • YouTube 技术视频 Up 主订阅。Coding Tech 每周都会发几个线下分享会的视频,很棒。跟着一些大佬去做技术考古,非常有意思,他们会讲技术历史,让你明白技术诞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。以史为鉴知兴替,借此可以判断一些技术的发展趋势,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去学习,互联网考古非常好玩。
  • 微信公众号订阅,前端早读课、InfoQ 等
  • Twitter 关注一些大佬,丰富信息流的摄入,了解大佬的思想和关注方向。
  • 逛技术社区和论坛

信息消化

  • 遇到新的词汇后,去搜索相关的资料,深入了解。建立知识卡片,打上标签。
  • 想表达总结和观点时,先把大纲记录下来。定期整理标签,作为素材。
  • 对某个话题有所思考,有见解之后。模拟得对空气讲一遍,能说得通,表示自己真的懂了。

创造输出

  • 写博客
  • 造轮子
  • 回答问题

6. 失

没有工作,没有接私活。完全靠一点积蓄勉强度日。没有收入。

生活不规律,健康得不到保障。

  • 作息不规律
  • 饮食不规律
  • 不运动
  • 喝水少

6月末的清晨,熬夜看完 WWDC ,肚子疼,很疼。叫了救护车,查出来是结石。也是人生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进医院。久坐、不运动、喝水少。尿道结石,不严重。可能也只有痛过,才知道健康的常态是多么幸福。然后每天喝水就成了指标。饭可以少吃,水不能少喝。结石事情过后,没有复发,我加强了饮水。但是没注意运动。

掉头发。有一天洗澡,浴室的排水口被堵住了。打开一看全是头发,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掉头发了。仔细一看,房间里有太多的落发。平时没怎么注意,抓了抓头发,感觉发量确实变少了。脱发有很多原因,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应该是元凶之一。

体弱。从小我就不爱运动的。但是身体素质还算可以,虽然体测不能达标,但是也在及格线附近。工作以来,运动量是非常少的。工作时还好,每天上下班最后一公里,还会踩单车。因此基本的运动量是有的。不工作之后,每天离开房间的机会都很少,更别提运动。有次拿外卖,电梯上去了。我便爬楼梯回房。7楼,爬完之后,感觉胸口恶心,在床上躺了好一会才恢复过来。

有天刷微博看到大学生熬夜打游戏,突发心梗。吓死我,我开始意识到,不运动的我可能在床上躺到身体机能退化了。老年人是因为身体老化,而我是主动选择放弃。这让我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,我开始关注心血管的健康。下了个 Google Fit 逼迫自己每天完成运动目标。运动的时候,围着公园散步,可以思考一些问题,听听歌,整个人的状态是愉悦放松的。循序渐进可养成习惯。

前几天入职体检,查出来血压偏高(正常高值)。跟我预想的结果差不多,身体给了很多的反馈信号,也很庆幸自己能及时发现,采取措施。

失去的是健康、收入和时间。

7. 回归

目前为止,写下这篇文章的时。我还没有回归社畜生活。我把这作为新年的目标,找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。 (写在入职前一天)

从无业游民到入职,这个经历也比较有意思。12月中旬,我开始佛系的投简历。准备先找几家面试练练手,然后再去面 aftership(去了三次分享会,应该混了个脸熟),我很喜欢他们家的工作环境。大概就是这样的打算,没想到的是,中间杀出一家新公司。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在折腾 Notion 相关的东西,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。Notion 的 Database 是很强的工具,于我个人而言,我会用它打造自己的个人数据中心。也是正是因为在开源社区的一些小作品,新公司的大佬联系上了我,刚好我又在找工作,一拍即合,约了个时间面试,聊了几个小时很开心,第二天就发了 offer 。新公司的环境很棒,也是跟 aftership 那样很重技术和工具的氛围。大前端的方向,跟我的规划一致,最重要的是,他们要做中国版的 Notion Database!我实在是想不出什么理由不去这家公司。

明天入职。马上就要结束将近 10 个月的游离状态,回归社畜生活。有点兴奋,也有点失落。很期待在新工作中遇到新的同事和朋友,回归正常的作息,身体健康能得到保障。到了新公司新环境,我又变成了最菜的那个,又可以学习新东西,成长会很快。相比于老东家,平台大一点,可以接触更多的东西,自己的思考也能和更多的人交流。相互印证,避免把路走窄。

失落的是,我又要去挤地铁了,哈哈哈。理想的状态是商务车厢里面坐下来,掏出 iPad 看看书。实际上,我去体验了一下,上下班高峰期,商务车厢也是站着的。

8. 改变

社畜还是那个社畜,某些思想却发生了转变。gap 了近一年,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,可能以后很少会有了。因为我渐渐懂得了一些道理,我开始以为给我大量的时间,我就会很自由,我就能干成某件事情(比如学画画)。实则不然,这就跟小时候,寒暑假作业都拖到最后几天写一样,没救的,自律者自由

  • 生命在于运动。
  • 水是生命之源,多喝水。
  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

这些苦口婆心的道理,也只有切身体会过,才会深有感触,才能做到知行合一。

今年会更加关注身体健康这一部分,通过工作调整好作息,先把身体养好。使用健身 App 、运动手环记录自己的运动、身体数据,更加清晰地认识身体状态,跟自己的身体合作。起码在硬件上不落后于人。软件上,结合自己总结出来的信息框架,更加高效地学习更多的知识,创作输出更多的内容。

以前很讨厌社交媒体,现在我开始有意识地维护 Twitter,作为一个发声的平台,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,让自己更加有影响力。因为以前的积累还不够,自己没什么想表达的,等积累够了的时候,会又去表达的欲望,这个时候会发现自己“声微饭否”,影响力还是很重要的。

写博客太消耗精力(虽然我也没花太多心思组织内容),今年想跟朋友做播客节目,以谈话的方式交流会更加轻松一些。一来可以总结近期学到的东西,二来可以沟通促进感情交流。也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取到一些不错的信息。

大概就是这么多吧

  • [ ] 养生,关注身体健康,养成运动喝水的习惯。(体检达到正常状态)
  • [ ] 学习,多看经典书籍,同时关注趋势。(12本+,平均一个月一本)
  • [ ] 尝试和朋友一起做播客节目。
  • [ ] 发展社交媒体,积累影响力。
  • [ ] 开始理财。
  • [ ] 学好英语。Notion 在国内不怎么流行,自己造的轮子,老外们异常喜欢。时不时问我些问题,我却不知道怎么表达。我希望能跟他们正常的交流,自己在不借助翻译工具的情况下,能清晰地表达。不希望语言成为发展的阻碍。
  • [ ] 画画再捡起来,养成习惯,投入时间练习。
  • [ ] 养只猫🐱(去年的 flag),不过今年我想好了名字,就叫 Schema。(楼下就是宠物医院,很方便,看看什么时候有机会去领养一只😂)

去年定下的 3 个目标,现在看来算是完成了 1 个半。今年立的 flag 有点多,来年看看能完成几个。